ATCC12433标准菌株原装0代菌株原装0代菌株

吐鲁番2025-04-07 16:36:16
10 次浏览小百姓03282500204
联系人:余迅*********** ATCC 菌株并不属于任何公司,ATCC 是美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American Type Culture Collection)的缩写,它是一家成立于 1925 年的非盈利性组织。 ATCC 的主要使命是收集、保存、鉴定和分发各种生物材料,包括微生物菌株、细胞系等,为全球的科研、工业和教育领域提供标准参考材料。不过,ATCC 通过授权衍生物计划(LDP)与一些商业公司合作,这些公司可以生产和销售基于 ATCC 生物材料的产品。目前参与该计划的公司有 Microbiologics Inc.、PML Microbiologicals、Gibson Laboratories Inc.、MEC Conti、Remel Inc. 等。 使用 - 80℃冰箱保存 ATCC 菌株时,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菌株准备 菌液浓度:确保用于保存的菌株处于对数生长期,此时的菌株活力较强。一般来说,菌液浓度应达到一定标准,例如对于细菌,通常要求菌液的 OD 值(光密度)在 0.6 - 0.8 左右,以保证有足够数量的活菌用于长期保存。 保护剂使用:添加合适的保护剂是非常关键的。常用的保护剂如甘油,其终浓度一般在 15% - 30% 之间。甘油浓度过高可能会对菌株产生毒性,过低则不能有效保护菌株免受冷冻损伤。在添加甘油时,要确保其与菌液充分混合均匀。 冻存管选择 材质与质量:应选用高质量、耐低温的冻存管,通常由聚丙烯等材质制成。优质的冻存管具有良好的密封性和耐低温性能,能防止在 - 80℃环境下破裂或泄漏。 规格合适:根据菌株的量选择合适规格的冻存管,一般常用的有 1.5 mL 或 2.0 mL 的冻存管,避免使用过大或过小的冻存管,以保证菌液在管内有合适的空间,且便于冻存和复苏操作。 冷冻过程 缓慢降温:为了减少冰晶对菌株细胞的损伤,应采用缓慢降温的方式。可以将装有菌株的冻存管先放入 - 20℃冰箱中预冷 2 - 4 小时,然后再转移至 - 80℃冰箱。也可以使用专门的冷冻盒,如含有异丙醇的梯度冷冻盒,它能以相对均匀的速度降温,使菌株更好地适应低温环境。 避免反复冻融:尽量避免对同一管菌株进行多次冻融,因为每次冻融过程都可能对菌株造成损伤,导致菌株活力下降或基因突变。如果需要使用多支冻存管中的菌株,应分别取出解冻,而不是将一支冻存管反复冻融。 冰箱维护与管理 温度监测:定期监测 - 80℃冰箱的温度,确保其温度稳定在 - 80℃左右,波动范围 控制在 ±5℃以内。可以使用温度记录仪或温度计进行监测,并做好记录。如果发现温度异常,应及时查找原因并进行修复。 定期除霜:冰箱内的霜层会影响制冷效果,因此需要定期除霜。除霜时应注意避免对菌株造成影响,可以将菌株暂时转移至其他备用的 - 80℃冰箱或液氮罐中,待除霜完成、冰箱恢复正常温度后再放回。 空间规划:合理规划冰箱内的空间,将不同类型或来源的菌株分类存放,并做好标记。可以使用冻存架或冻存盒进行整理,以便于查找和取用菌株。同时,要留出一定的空间用于空气流通,以保证制冷效果均匀。 记录与标识 详细记录:建立详细的菌株保存记录,包括菌株的名称、ATCC 编号、保存日期、保存条件、冻存管数量等信息。记录还应包括菌株的来源、相关的实验记录以及任何与菌株特性变化有关的信息,以便在需要时进行查询和追溯。 清晰标识:在冻存管上用防水、耐低温的标记笔清晰地标注菌株的名称、ATCC 编号、保存日期等关键信息。也可以使用标签贴纸,但要确保贴纸在低温环境下不会脱落或模糊。此外,还可以在冻存架或冻存盒上进行标识,方便快速定位所需菌株。 微生物保藏中心的资源在环境研究的多个方面都发挥着重要作用,包括但不限于环境监测与评估、污染治理与修复、生态系统研究等,以下是具体介绍: 环境监测与评估 指示生物:某些微生物对环境中的特定污染物或环境变化非常敏感,可作为指示生物。保藏中心提供的这些标准微生物菌株,能帮助研究人员建立起标准化的监测体系。例如,发光细菌对环境中的重金属、农药等污染物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其发光强度的变化可以反映污染物的浓度。通过将保藏的发光细菌暴露于不同环境样本中,观察其发光情况,就可以快速评估环境中污染物的大致水平。 检测标准:微生物保藏中心保存有各种已知特性的微生物,可作为环境检测的标准参考菌株。在检测环境中的特定微生物或污染物时,这些标准菌株可用于校准检测仪器、验证检测方法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例如,在检测水体中的大肠杆菌时,可将保藏的标准大肠杆菌菌株作为阳性对照,确保检测方法能够准确检测到目标微生物,从而提高环境监测数据的准确性和可比性。 污染治理与修复 提供微生物资源:保藏中心拥有丰富的具有降解污染物能力的微生物资源,如能降解石油烃、多环芳烃、农药等有机污染物的细菌、真菌,以及可以去除重金属的微生物菌株。这些微生物可以被分离、培养并应用于污染环境的修复。例如,在石油污染的土壤修复中,利用保藏的石油降解菌,通过接种到污染土壤中,可加速石油烃类物质的分解,降低土壤中的污染物含量。 基因资源挖掘:微生物保藏中心的资源为挖掘降解基因和代谢途径提供了基础。通过对保藏微生物的基因组学研究,可以发现新的降解基因和代谢途径,为构建高效降解工程菌提供基因资源。例如,从保藏的微生物中克隆出特定的降解基因,然后通过基因工程技术将其导入到生长迅速、适应性强的宿主微生物中,构建出具有更强污染物降解能力的工程菌,用于环境污染治理。 生态系统研究 构建生态模型:微生物在生态系统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保藏中心的微生物资源可用于构建实验室规模的生态模型,模拟自然生态系统中的微生物群落结构和功能,研究微生物与其他生物之间的相互作用以及在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中的作用。例如,通过在实验室中构建微型生态系统,利用保藏的不同微生物菌株模拟土壤、水体等生态环境中的微生物群落,研究在不同环境条件下微生物群落的演替规律以及对生态系统功能的影响。 研究生物多样性:微生物保藏中心保存了来自不同生态环境的大量微生物菌株,这些菌株代表了丰富的微生物多样性。通过对这些菌株的分类、鉴定和基因分析,可以深入了解微生物在不同环境中的分布规律、多样性水平以及与环境因子的关系。例如,对来自不同地域土壤的微生物保藏菌株进行研究,可以揭示土壤微生物多样性与土壤类型、气候条件、植被类型等因素之间的相关性,为保护和管理生态系统提供科学依据
联系电话:18957136896